一、关羽——义绝
关羽,本字长生,后改字云长,河东郡解县(今山西运城)人,东汉末年名将。早年跟随刘备辗转各地,曾被曹操生擒,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,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。
赤壁之战后,关羽助刘备、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,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,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。
关羽重情重义,在刘备落魄时不离不弃,被称为义绝。当年在华容道义放曹操,挂印封金、过五关斩六将等事迹,更是其义气的体现。
二、曹操——奸绝
曹操,字孟德,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。
曾担任东汉丞相,后加封魏王,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。去世后谥号为武王,其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曹操奸诈无比,如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,烧其粮草辎重;赤壁之战前,对关羽许以厚待,后又在华容道被关羽放走等。
三、诸葛亮——智绝
诸葛亮,字孔明,号卧龙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国丞相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发明家。
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,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,主持朝政。他勤勉谨慎,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,赏罚严明。
诸葛亮足智多谋,通过《草船借箭》《借东风》《舌战群儒》《空城计》等一系列名篇,在民间成了智慧的代名词,有“五百年才出一个诸葛亮”的说法。
《三国演义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描写战争为主,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,其中关羽、曹操、诸葛亮被称为“三绝”,分别是“义绝”“奸绝”“智绝”。他们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