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计谋盘点
一、曹操所用计谋
随机应变——曹操应急佯献刀:曹操面对危急情况,机智应变,佯装献刀。
金蝉脱壳——孙坚换帻脱险境:孙坚巧妙更换头巾,脱离险境。
乘火打劫——袁绍诈取冀州城:袁绍用计夺取冀州城。
连环计——王允巧使连环计:王允精心策划连环计。
欲擒故纵——刘备三让徐州城:刘备采用欲擒故纵之策,三让徐州城。
嫁祸于人——曹操借头息众怨:曹操借他人之头平息众怨。
韬光养晦——刘备借雷巧掩饰:刘备借打雷巧妙掩饰自己。
兵不厌诈——张飞诈醉擒刘岱:张飞假装醉酒,成功擒获刘岱。
借刀杀人——曹操借刀杀祢衡:曹操借他人之手杀害祢衡。
釜底抽薪——曹操乌巢烧粮草:曹操在乌巢烧尽袁绍粮草,釜底抽薪。
隔岸观火——曹操袖手除二袁:曹操隔岸观火,除去袁氏兄弟。
无中生有——程昱用计诳徐庶:程昱用计诓骗徐庶。
上楼抽梯——刘琦上楼抽梯问计:刘琦运用上楼抽梯之计问计。
虚虚实实——张飞沉着退敌兵:张飞以虚虚实实之法退敌。
激将法——诸葛亮计激周瑜:诸葛亮用激将法激周瑜。
反间计——周瑜假书赚蒋干:周瑜用假书赚得蒋干。
草船借箭——诸葛亮草船借箭:诸葛亮巧借草船借得箭。
苦肉计——周瑜导演苦肉计:周瑜导演苦肉计。
美人计—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:周瑜使用美人计,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利而诱之——丁斐牛马救曹操:丁斐用牛马引诱敌军,救了曹操。
围魏救赵——孔明一纸救江东:诸葛亮用围魏救赵之计救了江东。
混水摸鱼——庞德设计下长安:庞德设计在长安混水摸鱼。
十面埋伏——孔明设伏擒张任:诸葛亮设伏擒获张任。
出其不意——甘宁百骑劫魏营:甘宁率百骑出其不意劫魏营。
以逸待劳——黄忠疲敌定军山:黄忠用疲敌之法在定军山以逸待劳。
疑兵之计——孔明设疑胜曹操:诸葛亮设疑兵战胜曹操。
攻心为上——吕蒙攻心胜关羽:吕蒙用攻心之策战胜关羽。
将计就计——曹操盛葬关羽头:曹操将计就计盛葬关羽头。
火战计——陆逊火烧蜀连营:陆逊用火战计火烧蜀连营。
各个击破——孔明安居平五路:诸葛亮用各个击破之策平定五路。
先发制人——司马懿出兵破孟达:司马懿先发制人出兵破孟达。
空城计——孔明智设空城计:诸葛亮智设空城计。
诱敌深入——木门道张郃中计:诸葛亮诱敌深入,使张郃中计。
忍辱负重——司马懿忍辱取胜:司马懿忍辱负重取得胜利。
缓兵之计——司马懿缓战破辽东:司马懿用缓兵之计破辽东。
假痴不癫——司马懿诈病赚曹爽:司马懿诈病赚得曹爽。
背水一战——姜维背水破王经:姜维背水一战破王经。
走为上——姜维求计避祸:姜维求计避祸,选择走为上计。
暗渡陈仓——邓艾奇兵度阴:邓艾用暗渡陈仓之计奇度阴平。
一箭双雕——司马昭一石三鸟:司马昭用一箭双雕之计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。
以柔克刚——羊祜怀柔服陆抗:羊祜用怀柔之策降服陆抗。
二、荀彧等提出的勤王图霸计
荀彧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计,曹操借此兴师勤王,扫平群雄、称霸中原。汉献帝颠沛流离,荀彧看出皇帝旗帜的号召力,劝曹操早图勤王,曹操抓住机遇,最终取得重大成就。
三、官渡之战中的扼喉待变计
官渡之战中,曹军粮草用尽,曹操意欲退兵。荀彧认为官渡之战重要,胜则统一天下,并举楚汉相争例子,提出扼喉待变计,画地而守,最终曹操以少胜多,取得关键战役胜利,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。
四、刘备相关计谋
仗义招才计:刘备被吕布打败后投奔曹操,曹操内部对刘备去留意见不一,荀彧、程昱认为刘备乃英雄应杀,郭嘉则认为杀刘备不利于招揽人才,曹操从其言,表刘备领豫州牧,此举证明留刘备有远见,能招揽智谋之士。
五、郭嘉所用计谋
借刀杀人计:曹操平定北方四州,袁尚兄弟逃亡辽东,曹操大部分手下主张趁胜歼灭,郭嘉却认为应让袁氏与公孙康火并,曹操从其计,袁氏兄弟被公孙康杀死,曹操最终消灭袁绍势力,统一北方与此计有关。
六、贾诩所用计谋
声东击西计:曹操兴兵讨伐张绣,久攻南阳城不下,贾诩识破曹操虚张声势之计,劝张绣将计就计,扮百姓守西北角,主力埋伏东南角,曹操中计大败,南阳之困得以解除。
离间计:曹操与韩遂、马超对峙,相持不下,贾诩让曹操与韩遂交谈良久使马超心疑,又故意涂抹信件让韩遂、马超互相猜疑,发生火并,两人两败俱伤,事情发展如贾诩所料。
七、荀攸所用计谋
翁中捉鳖计:赤壁之战后,曹操怕马腾偷袭许都,荀攸献计用汉献帝名义加马腾为征南将军,诱其入京师然后除掉他,此计为计中计,是远攻近交计中的子计。
八、法正所用计谋
以逸待劳计:蜀军攻打定军山不下,法正观察地形,让黄忠抢先夺宝剑峰,掌握定军山虚实,然后黄忠守半山,法正居山顶,待夏侯渊兵至,根据情况出击,黄忠不仅夺了定军山,还杀了夏侯渊,为蜀国全盛局面打下坚实基础。
九、董卓相关计谋
美人计:董卓把持朝政,残暴荒淫,司徒王允用美人计,让貂蝉离间董卓吕布,使其父子火并,最终王允、吕布联手杀死董卓,使汉朝天下暂时安宁。
十、周瑜所用计谋
苦肉计:蒋干说周瑜,被周瑜将计就计,曹操杀蔡瑁张允后水军实力仍强,周瑜与黄盖演出苦肉计,瞒过东吴众人,曹操中计,为火烧曹船立下汗马功劳。
连环计:赤壁之战中,庞统向曹操建议用铁索将战船连起来,看似让曹兵如履平地,实则遇火攻成为大患,曹操中计,此计为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之一。
十一、诸葛亮所用计谋
草船借箭:周瑜故意限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,诸葛亮识破计谋,利用大雾天调草船诱敌,借足十万支箭,立下奇功。
空城计:诸葛亮失街亭后,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,城中无大将,诸葛亮临危不惧,设空城计,司马懿疑有埋伏,退兵而去。
围魏救赵:魏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,齐威王派田忌、孙膑领兵救援,孙膑建议围魏救赵,魏军回救途中陷入伏击,齐军大胜,赵国之围遂解。
十二、其他计谋
趁火打劫计:东汉末年,外戚与宦官争斗,董卓以奉诏救驾为名,趁机进京夺取政权,把持朝政大权。
顺手牵羊计:关羽死后,蜀吴交兵,曹丕未抓住机会联合蜀国灭吴,错失良机,导致后来吴国大胜蜀国后,魏国出师伐吴一战败北。
调虎离山计:曹操打败张绣后,陈登成功运用调虎离山计,诱吕布将妻小与钱粮移屯下祁,骗吕布说泰山孙观等谋反使其与陈宫夜间厮杀,陈登父亲占领徐州,曹操很快拿下小沛,吕布丢了大部分领地。
攻心计:三国后期,诸葛亮为伐魏先解决南蛮,马谡提出以军事为辅、政治为主的攻心计,诸葛亮七擒孟获,使南蛮纳入蜀国版图,为伐魏解除后患。
笑里藏刀计:讨伐董卓失败后,袁绍军中缺粮,韩馥遣人送粮,逢纪献计先与公孙瓒相约夹攻冀州,后从中取利,使袁绍夺得冀州,为统一北方四州打下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