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主要内容及成就
一、大致内容
《三国演义》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、董卓之乱、群雄逐鹿、三国鼎立、三国归晋五大部分。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,以描写战争为主,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、蜀、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,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,建立晋朝。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,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,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。
二、文学成就
采用浅近文言,明快流畅,雅俗共赏;笔法富于变化,对比映衬,旁冗侧出,波澜曲折,摇曳多姿。以宏伟结构,将百年左右头绪纷繁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,叙述有条不紊、前后呼应,彼此关联,环环紧扣,层层推进。
三、艺术成就
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。擅长描写战争,能写出每次战争特点,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,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,不单纯刻画实力和武艺较量。全书塑造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,曹操、刘备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周瑜、关羽、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。
四、地位及作者
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,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,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,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。明清时期有“第一才子书”之称。全名为《三国志通俗演义》,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。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,明末清初,毛宗岗对其整顿回目、修正文辞、改换诗文。罗贯中还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,既有情节,也有兵法韬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