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精彩回目及人物简介
第四回: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
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(九岁),强迫蔡邕为侍中。少帝作怨诗,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,董卓摄君害民。
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,不成,骑卓所赐之马而逃,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,弃官同逃。
人物简介:
董卓: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、权臣,官至太师,封郿侯。成长于凉州,好结交羌人。汉桓帝末年,被征召为羽林郎,后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,讨伐汉阳羌人,作战粗猛有谋,力建战功。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、凉州之乱等战役,颇著威名。中平六年(189 年),受大将军何进、司隶校尉袁绍所召,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,回京后掌权,吞并附近两大军阀兵力,废少帝,立刘协即位(汉献帝),且不久弑害少帝及何太后,专断朝政,威震天下。
曹操:字孟德,小名阿瞒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,曹魏政权的奠基人,太尉曹嵩之子。举孝廉出身,选为郎官,历任洛阳北部尉、顿丘令、议郎,拜骑都尉,镇压黄巾起义,迁济南相,政教大行,一郡清平,迁典军校尉。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,迁东郡太守,拜为兖州牧。迎接汉献帝,拜司隶校尉、录尚书事、司空,迁丞相,挟天子以令不臣。对内消灭二袁、吕布、刘表、马超、韩遂等割据势力,对外降服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等,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,推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。汉献帝念其功劳,封为魏公,加九锡。建安二十一年(216 年),封为魏王,位在诸侯王上,如同萧何故事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 年 3 月 15 日),病逝于洛阳,终年六十六,谥号为武。次子曹丕称帝后,追尊为武皇帝,庙号太祖。
第五回:三英战吕布
曹操行刺董卓未成,逃回陈留,尽散家财,召募乡勇。联络袁绍,并向各州郡遍发讨董檄文,得到天下响应。
初平元年(公元 190 年)正月,十八路诸侯为匡扶汉室,歃血为盟,公推祁乡侯、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,共同起兵讨伐董卓。袁绍命其弟南阳太守袁术总督粮草,令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进兵汜水关,大军克日起程,兵发洛阳。
十八路人马进兵洛阳,董卓派勇将华雄迎战。袁术怕孙坚夺头功,故意不发粮草,致使孙坚大败。华雄又连斩鲍忠、祖茂、俞涉、潘凤几员武将,各路诸侯震惊。关羽自告奋勇出战,因地位低下,遭到袁绍、袁术轻视。曹操赞赏关羽勇气,命斟热酒一杯为其壮胆,关羽说“酒且放下,我去去便来”,出帐提刀,飞身上马而去。只听帐外鼓声大振,喊声大起,关羽提着华雄人头回帐,那杯酒尚存余温。
华雄被斩,董卓杀袁绍叔父太傅袁隗,起二十万大军,兵分两路:一路由李傕、郭汜把守汜水关;他自己则率领李儒、吕布等带十五万主力屯虎牢关。
袁绍派出八路诸侯前往虎牢关迎敌,曹操引军于两关之间接应。吕布出战英勇无敌,刺死方悦、穆顺,砍伤武安国,又战败公孙瓒。张飞按捺不住,挺矛出战,与吕布酣战五十回合,不分胜负。关羽见了,把马一拍,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,来夹攻吕布。三匹马丁字儿厮杀,未能战败吕布。刘备举着双股剑,也来助战,兄弟三个围住吕布,四匹马就像走马灯一样厮杀在一起,吕布终于抵挡不住,败回虎牢关。
十八路诸侯,各怀心事,互相猜忌。吕布新败,兵无战心,董卓听从李儒话引兵回洛阳,迁帝于长安。曹操见董卓西去长安,要袁绍乘势追袭,袁绍以诸侯疲困,不可轻动为由,拒不发兵,曹操拂袖而去。